發表時間: 2022-03-01 16:35:06
作者: 和沐控股集團
瀏覽:
導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能力,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充分認識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意義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面臨的形勢
同時,也要看到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面臨一些挑戰。主要表現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仍然艱巨,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仍然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存在薄弱環節。脫貧地區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亟待進一步提升,相當一部分脫貧戶脫貧基礎還比較脆弱,防止返貧致貧任務還很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推進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任務
一是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脫貧攻堅后鞏固成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在長效機制、常態幫扶上下功夫,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聚焦重點群體,不斷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以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成果為基礎,開展常態化排查,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及時納入監測幫扶,適當放寬監測對象認定標準,簡化工作流程,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有人管、管到位。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過渡期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兜底救助類政策穩定,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優化產業就業等發展類政策。對易地搬遷安置區,分類精準采取對策,重點抓好搬遷群眾的穩崗就業和社區融入,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產業園區建設,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搬遷人口穩得住、能致富。加大產業就業幫扶力度,重點發展一批能更多帶動就業的特色優勢產業。通過提升幫扶車間、優化公益崗位等多種方式,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穩定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數量。
二是持續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還不夠強,還需總結借鑒脫貧攻堅經驗做法,在過渡期內給予持續幫扶。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主要是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增強其區域發展能力。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機制,著力加強產業合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鼓勵東西部共建產業園區。健全中央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定點幫扶機制,繼續向重點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創新金融機構支持鄉村建設項目的支持機制模式,通過縣域統籌逐步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脫貧地區整體發展能力。
三是持續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促進產業減貧及升級,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產品增加值。采取多種舉措,促進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穩定就業。堅持綠色減貧及發展,推動生態資源向資產與資金有序轉化,從生態保護、農業新業態、農業標準化生產方面促進欠發達地區綠色發展。促進組織銜接及強化,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組織力量,將脫貧攻堅的組織機制與鄉村振興銜接,利用駐村干部振興、第一書記振興、對口幫扶振興等方式,提升鄉村治理的領導能力。推動文化減貧及振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貫穿始終,加快實現鄉村文化產業化,保持鄉村文化的生命力和創新力。強化人才培養及提升,培養新時代的鄉土人才,引進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場、懂法律的現代化人才,為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